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

一旦你看清問題,那個問題就溶解了(奧修)

    如果你是清楚的,你生命的問題就溶解了。讓我提醒你這個字—「溶解」。我並不是說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了,不。現在我說的是有關生命的問題。 

這是最重要的事,去瞭解關於生命問題:由於你的混沌,你製造了問題。

所以並不是說,先清楚的看到問題,再找到解決之道,然後試著去解決它。不是的,過程不是那麼長;整個過程是非常簡短的。當你能夠清楚的看到問題的那一刻,問題就被解決了。

並不是說你已經找到了一個可以處理的答案,然後將有一天你會成功的除掉這個問題。 

事實上,問題是來自於你不清晰的眼界。你是煩惱的製造者。

再次記得,我所說的是生命問題。我並不是說如果你的車子壞了,只要靜靜的坐著,然後看清楚你的問題是什麼:現在這個問題夠清楚了,做些事吧!它無關乎:只是坐在樹下靜心,偶爾打開你的眼睛,看看問題解決了沒。 

這不是生命的問題,這是機械問題。如果你的輪胎被扎破了,你得換個新的。坐在那裡將不會有所幫助;你只要站起來換個輪胎就好了。那跟你的頭腦或你的清晰無關;那跟道路有關。你內在的清晰跟路有啥關係?否則,如果只要做靜心就夠了!我們這裡的三千位靜心者會修不好一條道路?

我所說的是有關生命的問題。比如說,你覺得忌妒,生氣;覺得某種程度的無意義,不知怎麼的覺得自己很沉重;你不再感覺生命是充滿活力的。這些就是生命問題,它們是因為你混沌的頭腦而產生。因為混濁是問題產生的源頭,而清晰使問題瓦解。如果你是清晰的,如果你可以看得清楚,問題將隨之而逝。 

沒有任何更多你需要去做的。只是坐著觀照這整個過程:問題是如何升起的,它如何佔據你,你如何被它搞得烏煙瘴氣的,你是如何被蒙蔽的;然後你又是如何開始瘋狂莽撞的行事,而事後懊悔不已。 

事後諸葛是愚蠢的。你會說:「我是身不由己的。我絕不想那樣做,但是我還是做了。既使當時,我知道我不是要那樣做的。」但你就是被控制住了。~OSHO

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

愛有三個階段(奥修)

    愛有三個階段。第一,你得先學習愛自己,因為除非你是愛自己的,你才能愛別人…那是愛的第二個階段。  

愛別人是困難的,愛自己是簡單的,因為別人不會符合你的需要,不會滿足你的期望;對方可能會想要掌控一切或滿足自我,諸如此類。而你的愛必須讓你不會被對方支配,不被對方摧毀,否則,對方會摧毀這一切。  

獨處的你可以是寧靜的、平和的,但和別人在一起,一切都變得很困難,一切都變成了衝突,對方的存在變成了對你的需求。你必須非常有同情心和包容,才不會陷入親密的敵意中,否則別人會變成你的地獄。  

你得非常有愛心以致於你的愛可以轉變對方,可以讓你說對方不是地獄。你必須非常寬容和善於表達,這是生命中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實驗,沒有比這更大的實驗了。你必須非常愛以致於慢慢的、慢慢的,它改變了對方,讓對方放棄想要支配和操控一切的努力,這都取決於你的愛。  

無論何種情況,你得記住,你必須行動。這是你的實驗,你得感激對方參與你的實驗。如果你想要實驗成功,那你得持續去愛,不考慮對方如何對待,不要在意小事。  

只有當你愛達到了某個程度,以致於對方轉變了,第三個愛的階段才會來到,然後就不是兩個人相愛的問題。愛吞沒了你們,從某個更深的層面來看,你們變成了一個整體。  

這個愛的第三階段就是自行發生的靜心。一個達到這個階段的人不需要再為靜心做任何事,這會是他的神秘主義。這就是譚崔的整個方法,達到愛的第三階段,然後就不再需要其他宗教或方法了。愛變成了你的神,你最終的經驗。~OSHO


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

奧修談靜心的節錄(一)

    靜心和愛是相同的經驗

    奧修,愛和靜心似乎是相反的兩極。可否請你向我們談論如何在靜心中以及與愛人的親密中成長?

你既不知道愛是什麼,你也不知道靜心是什麼。所以,你仍舊被這個問題所困擾。對你來說,愛和靜心似乎是相反的兩極──我很想知道你從哪裡得來那種想法?如果愛和靜心是相反的兩極,那麼在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任何事能夠接近其他事了。但是我知道所有傳統宗教也都一直持著相同的謬論。

 靜心者一直都躲到山上為了要逃開愛,而相戀的人絕不會關心靜心,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靜心的話他們的愛情生活將會結束。它已經是與人類生活在一起最長久的謬論之一。愛是兩個人之間的一種寧靜、一種喜悅、一種平靜、一種賜福。但是因為存在有兩人,有時候他們並不相配。 

靜心和寧靜、和平和喜樂是相同經驗──而是單獨經驗它。但是如果兩個靜心者相愛,那麼事情會達到最極致。如果一個靜心者能夠在他的喜樂中、在他的寧靜中到達某個顛峰,兩個彼此相愛的靜心者能夠變成彼此飛向未知的一種無限支持。他們的愛可以變成對他們的靜心的一種滋養,反之亦然,他們的靜心可以變成對他們的愛的一種滋養。

這個要點就是我不同於所有過去的宗教的地方。他們讓愛和靜心變成相反兩極、永不相遇的平行線。

對我來說一個靜心的人必定是無限深情的。
Osho, The Golden Future, Talk #31


與你自己在一起就是靜心

一旦你轉入內在,靜心就已經開始。靜心表示愉悅地保持單獨的能力,快樂地與你自己在一起的能力,持續與你自己相伴的能力。與你自己在一起就是靜心。在靜心中不需要其他人;單獨的喜悅,不是孤單的悲慘,那就是靜心……

在東方的靜心並不像是在西方所了解的那樣。在西方,靜心表示沈思冥想:靜心神,靜心真理,靜心愛……

在東方靜心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意義,與西方的意義剛好相反。在東方靜心表示在頭腦中沒有客體,在頭腦中沒有內容物;並不是靜心在某件事上而是放下每件事;既沒有這個也沒有那個。靜心是清空你自己的一切內容物。當你的內在沒有任何思緒在移動時靜止便出現了;那個靜止就是靜心。在你意識的湖面上連一點波紋都沒有;那個寧靜的湖水,完全靜止,那就是靜心。而處在那種靜心中你將會知道真理是什麼,你將會知道愛是什麼,你將會知道神性是什麼。
Osho, The Dhammapada: The Way of the Buddha, Vol. 6, Talk #1 


靜心不是專注

靜心不是專注。在專注當中有一個我在專注著,而且有一個客體正被專注在上面。有二元性存在。在靜心當中沒有任何人在裡面也沒有任何東西在外面。它不是專注。在裡面和外面之間沒有區分。裡面持續不斷地流到外面,外面持續不斷地流進裡面。區分,界線,邊界,不再存在。裡面就是外面,外面就是裡面;它是一種非二元性的意識。 

專注是一種二元性的意識:那就是為什麼專注創造了疲累;那就是為什麼當你專注時你感到精疲力竭。而你無法廿四小時專注,你將必須放個假休息一會。專注絕不會變成你的自然本性。靜心不會感到疲累,靜心不會讓你精疲力竭。靜心能夠變成一種廿四小時的事──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。它能夠變成永恆。它就是放鬆本身。
Osho, The Heart Sutra, Talk #7


音樂和靜心應該結合在一起

對我而言,音樂和靜心是同個現象的兩個面向。而沒有音樂,靜心缺少了某種東西;沒有音樂,靜心就有點單調乏味、沒有生氣。然而沒有靜心,音樂只是噪音──和諧,但是吵雜。沒有靜心,音樂是一種娛樂。沒有音樂,靜心變得愈來愈負面,傾向於以死亡為導向。

因此我堅持音樂和靜心應該結合在一起。那會讓兩者加入一種新向度。兩者都會由於它而變得豐富。
Osho, The Dhammapada: The Way of the Buddha, Vol. 1, Talk #2 


來源:https://www.osho.com/ch/highlights-of-oshos-world/奧修-靜心-語錄

2022年2月2日 星期三

「接受」——因為不論神送來什麼都一定是好的(奥修)

    問:奧修,我注意到我總是想要那些我得不到的東西,而如果我得不到它們我就會非常傷心。如果我得到了它們,我又失去了興趣。 

奧修回答: 那是你對自己下工夫的一部份。事實上當一個人決定不去要求那些他喜歡的東西、而是開始喜歡上正在發生的事情,在那一天這個人就成熟了。 

一個人可以繼續去要求他喜歡的東西。那樣會讓你永遠傷心,因為一開始這種事就是永遠無法發生的。世界不是根據你的喜歡或不喜歡而轉動的。並無法保證你想要的,整體也會想要;沒有這種保證。很有可能整體會走向某種你完全不解的東西。 

有可能事情不會被滿足,所以挫折與難過將會是最後的結果。如果有時候你有機會與整體的韻律一致,你意外的喜歡上將會自行發生的事情,而那恰巧就發生了——那是非常稀有的——那麼那也不是你的慾望被滿足。不,那只是因為某些意外而讓你喜歡上了本來就要發生的事情;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都是無關的。 

有時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,你也不會覺得太高興,因為不論我們要什麼,我們都已經在幻想中生活過了,所以它已經是二手貨了。如果你說你想要某個男人成為你的愛人,那麼在許多夢境與幻想中你已經愛過那個男人了。 

而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,那麼真正的男人相對於你的幻想將的相形見絀,他將只是一個複製品,因為現實永遠不會像幻想那麼的夢幻。於是你就會受挫。 

所以一個一直要求滿足慾望的人將會受挫。不論慾望有沒有滿足都一樣。傷心失望將會是最後的結果。如果你開始喜歡正在發生的事、如果你不用自己的意志來違抗整體、如果你只是說好、不論發生什麼你都說「是」,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傷心失望,因為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總是採取正面的態度,並且準備去接受它、享受它。如果它只是順著你的本性,那非常好。 

如果有時候它違反你的本性,你要將它視為成長的一部份。如果它是一種喜悅,那很好。如果它是痛苦,你要接受它,就像它是為世上所有喜悅所付出的代價,你要付出代價。如果它是痛苦,一個正向的、說是的人會視為成長必經的痛苦而接受它,並且為之感到高興,因為透過它成長就會發生。如果喜悅發生,而他將之視為上帝的禮物,你就無法讓他傷心失望。如果一個人欲求太多而且一直在想要著這個那個的,你就無法讓他快樂;要讓他快樂是不可能的。 

另一方面剛好相反。一個人也許會帶著深深的感激而接受所有的事情——不論那是什麼:好或壞、白天或晚上、夏天或冬天,都不會造成不同。 

他只是接受,因為不論神送來什麼都一定是好的。他會說:「如果我無法在其中看見善意,那麼我就必須覺知並且看見它。它並沒有什麼錯,錯在我身上。所以沒有必要為此挫折。有必要的事情是去成長得更多、擴展得更多、了解得更多。痛苦在發生,是因為我還沒那麼警覺與覺知。如果我真的覺知,那麼痛苦就不可能發生了。」 

覺知會將你帶入存在的韻律中。你變成了這個有機體的一部份。你不會單獨、分開的行動。你不會像個島嶼,你不會孤立自己。你不再是一個自我,你不會試著逆流而上。你會順流飄浮。事實上你會變成河流。你沒有自己的意志;這就是所謂的臣服。這一次要試試看。 

只要去——那是完全正確的——不要為自己創造傷心。不只對這件事如此。對每件事情,從這一刻,都要嘗試「是」的態度、宗教性的態度。忿忿不平、抱怨、總是在慾求某件東西,然後受挫、覺得負面、沮喪的態度,不只是創造了傷心 失望,它還創造了你與神之間的障礙——因為你怎麼能愛一個一直讓你挫折的神呢?謀事在人、成事在天,不論你想要什麼他從來都沒有滿足你。而且他繼續做著你從來沒有要求過的事。你怎麼能愛一個從來不贊成你,而且總是反對你的神呢? 

漸漸的有一種敵意會昇起——而那種敵意是你與生命之間最大的障礙。

所以要拋棄那種敵意。飄浮,並且讓事情發生,很快的你會看到事情真的照它們應該的樣子發生了。事實上,在你想要事情變成別的樣子的慾望當中,你就是在為自己創造麻煩。

事情是照它們應該的樣子發生。它們一直都是那樣的。存在正在順利的進行著。看看星星、樹木、鳥兒與河流。事情進行得如此順利。似乎沒有問題存在。所有的問題存在於人類以及人類的頭腦之中,問題是被人類製造出來的。首先他 欲求某件事,然後在那個慾望之中,他就在創造著自己與整體間的衝突。而你怎麼能夠贏整體呢? 

那就是耶穌說的:「天國降臨。神意達成。」那就是有史以來最深的祈禱:「讓你的意志達成。我退出。我不會擋路了。我讓路。我只會敞開。」 

如果你欲求,你就永遠不會敞開,因為欲求本身就讓你變得狹窄。世上有幾百萬個選擇當你欲求時你永遠無法敞開。當你有野心的時候你永遠無法敞開。 

一個有野心的人是封閉的人。當你沒有野心,你時時刻刻都在飄浮,而且說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是好的,那你就是敞開的。那麼整個存在都是唾手可得的。 

突然間你看到你的要求只是愚蠢。有那麼多東西沒有要求就來了,那麼去要求就是愚蠢的。 

那麼一種舞就會開始在你的核心產生,一個人會開始快樂起來,而那種快樂不依賴任何的環境。那是非常獨立的。那是一種自由,因為現在沒有任何環境能夠把快樂從你身邊帶走。它來自於你,它自你身上昇起。它是屬於你的,它真的是你的。如果我說我變成富人才會快樂,那麼我就有了一種條件,而那種條件並不全都操之在我。我可能被搶劫,我的銀行可能破產,國家可能會改變政權、可能會變成共產國家——任何事都可能發生。所以如果我不富有,我就無法快樂。 

一個說「不論發生什麼事,我都會快樂;對我而言事情不會有任何的不同。不論環境如何,我都會找到一條快樂的路。」的人,他就是獨立的。沒有一種政權的改變會造成不同。沒有一種外在國家的改變會造成不同。不論他是窮人還是富人,不論他是乞丐還是國王,他都是一樣。他的內在氣候不會改變。 

這就是所有靜心的目標——達成不受條件影響的一種安詳、寂靜。 

只有那樣它才是屬於你的。那麼不論發生什麼事,都讓事情發生。你保持快樂。你保持無與倫比的快樂。 

……拋棄你的意志,你會看見你渴望的事正在自行發生。一旦你拋棄了對神的衝突,你就永遠不會提出要求,而神也永遠不會做處置。突然間事情以一種順利的方式開始進行。每件事都配合得很好。

「接受」——因為不論神送來什麼都一定是好的。~OSHO

如何練習不要將情緒加諸在別人身上,也不要壓抑自己?(奧修)

問:如何練習不要將我們的情緒加諸在別人身上,也不要壓抑自己? 答:表達和壓抑是同一個錢幣的兩面。它們是對立的,但是基本上它們並不是不同的。在表達和壓抑這兩者當中都是以對方為中心。我在憤怒——我壓抑我的憤怒。我本來要將憤怒對你表達,現在我對你壓抑我的憤怒,但不管是表達或壓抑,那個憤...